單側支模施工方案
目 錄 1、編制依據2 2、施工現場實際狀況2 3、施工部署2 4、施工方法3 5、單側支模專項施工4 6、施工安全措施6 1#地下車庫局部外墻磚模施工方案 1、編制依據 1.1 清河小營D1地塊2標段施工圖紙 1.2 清河小營D1地塊 1#地下車庫肥槽土釘墻護坡施工方案 1.3 施工現場實際狀況 1.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 1.5《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11) 1.6《建筑施工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程》 (JGJ33-91) 1.7《鋼結構設計手冊》 (機械工業部) 1.8《建筑施工荷載規范》 (GB 50009-2001) 1.9《建筑施工計算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施工現場實際狀況 2.1 土釘墻護坡施工完畢后,地下車庫西側1-B軸—1-G軸、東側1-C—1-U軸實際工作面寬度200-400㎜,且局部地方不平整,工作面條件不能滿足施工要求。 2.2 外墻模板施工時,工作面寬度需要800㎜左右。 2.3外墻卷材防水施工時,工作面寬度需要800㎜左右。 3、施工部署 3.1 受該側場地的限制,1#地下車庫局部外墻(地下車庫西側1-B軸—1-G軸、東側1-C—1-U軸)采用單面支模方案。結構外側采用磚模,37墻,墻縱向每 3m設置一道50厚磚垛,磚垛直接砌筑至護坡樁,與護坡連接緊密,并每20m設置一道分隔縫,分割縫兩側均設置磚垛,磚模分三步砌筑,每天砌筑高度不超過1.8m,導墻砌筑完成后內側墻面抹灰,清理平整后鋪貼SBS3+3防水卷材,卷材保護層采用20mm厚DS干拌砂漿。保護層完成后綁扎墻體鋼筋,墻體鋼筋綁扎定位完成后,支單側模板。澆筑混凝土并養護,澆筑時注意分層澆筑,澆筑完混凝土后方可進行肥槽回填。 3.2 施工程序: 腳手架搭設——第一步防水導墻砌筑——導墻外側回填——第二步防水導墻砌筑——導墻外側回填——第三步防水導墻砌筑——導墻外側回填——內側墻面抹灰——內側墻面鋪粘貼卷材防水——抹防水保護層——外墻鋼筋綁扎——單面模板安裝——澆筑砼 3.3 防水導墻勞動力安排:瓦工20人,抹灰工10人,防水工5人,架子工5人。 4、施工方法 4.1磚模砌筑: 4.1.1 磚墻寬370mm沿墻長方向每3m設置磚垛,磚垛寬500mm,內側頂到護坡邊。 4.1.2 MU7.5灰砂磚,M7.5水泥砂漿。 4.1.3 防水導墻每次砌筑高度1.8米,防水導墻達到一定強度后,再砌筑第二步。 4.2抹灰: 防水導墻砌完后,開始抹20㎜厚水泥砂漿。 4.2.1 基層處理:抹灰打底前應對基層進行處理。墻面需將表面塵土、砂漿清理干凈,然后適當灑水養護。 4.2.2 貼灰餅:灰餅一般為50mm見方,灰餅間距不宜大于1.5m。 4.2.3 抹底層砂漿,每遍厚度5mm~7mm,應分層分遍與灰餅齊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 4.2.4 抹面層砂漿:抹灰前先將墻面灑水濕潤。抹時先薄薄的刮一層灰使其與底灰粘牢,緊跟抹第二道灰,并用刮杠橫豎刮平,木抹子搓平,鐵抹子溜光壓實。待表面無透明水后,用刷子蘸水按垂直于地面的同一方向,輕刷一遍,以保證面層抹面的顏色均勻一致,避免和減少收縮裂縫。 4.2.5陰陽角必須抹成圓角。 4.3防水 在防水導墻面鋪貼SBS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鋪貼高度同導墻砌筑高度,防水施工時按地下防水施工方案預留防水層接茬。防水層施工完畢后及時組織驗收并做好防水保護層。 5、單側支模專項鋼架支撐方案 5.1單側支架的組成單側支架由埋件系統部分和架體兩部分組成,其中:埋件系統包括:地腳螺栓、連接螺母、外連桿、外螺母和橫梁。按貴方要求本工程選擇架體高度有以下規格:H=3600標準節。 5.2支架安裝 5.2.1埋件部分安裝 1、 地腳螺栓出地面處與砼墻面距離:距離砼面為130mm,出地面為120mm(具體尺寸見圖紙);各埋件桿相互之間的距離為300 mm。在靠近一段墻體的起點與終點處宜各布置一個埋件,具體尺寸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詳情見圖紙。 2、 埋件系統及架體示意圖見方案圖,埋件與地面成45度的角度,現場埋件預埋時要求拉通線,保證埋件在同一條直線上,同時,埋件角度必須按45度預埋。 3、 地腳螺栓在預埋前應對螺紋采取保護措施,用塑料布包裹并綁牢,以免施工時砼粘附在絲扣上影響上連接螺母。 4、 因地腳螺栓不能直接與結構主筋點焊,為保證砼澆筑時埋件不跑位或偏移,要求在相應部位增加附加鋼筋,地腳螺栓點焊在附加鋼筋上,點焊時,請注意不要損壞埋件的有效直徑。 5.2.2模板及單側支架安裝 5、 單側支架相互之間的距離為800 mm。支架中部用施工常用的φ48.3鋼管架起具體現場制作。 6、 安裝流程: 鋼筋綁扎并驗收后→彈外墻邊線→合外墻模板→單側支架吊裝到位→安裝單側支架→安裝加強鋼管(單側支架斜撐部位的附加鋼管,現場自備)→安裝壓梁槽鋼→安裝埋件系統→調節支架垂直度→安裝上操作平臺→再緊固檢查一次埋件系統→驗收合格后砼澆筑 7、 合墻體模板時,模板下口與預先彈好的墻邊線對齊,然后安裝鋼管背楞,臨時用鋼管將墻體模板撐住。 8、 吊裝單側支架,將單側支架由堆放場地吊至現場,單側支架在吊裝時,應輕放輕起,多榀支架堆放在一起時,應在平整場地上相互疊放整齊,以免支架變形。 9、 需由標準節和加高節組裝的單側支架,應預先在材料堆放場地裝拼好,然后由塔吊吊至現場。 10、 在直面墻體段,每安裝五至六榀單側支架后,穿插埋件系統的壓梁槽鋼。 11、 支架安裝完后,安裝埋件系統。 12、 用主背楞連接件將模板背楞與單側支架部分連成一個整體。 13、 調節單側支架后支座,直至模板面板上口向墻內側傾斜約5mm因為單側支架受力后,模板將略向后傾。 14、 最后再緊固并檢查一次埋件受力系統,確保砼澆筑時,模板下口不會漏漿。 5.3模板及支架拆除 5.3.1拆模準備 施工工具:撬棍、扳手、錘子、圖紙。 現場設備:塔吊或吊車 1. 拆模時先松動支架后支座,后松動埋件部分。 2. 徹底拆除埋件部分,并分類碼放保存好。 3. 吊走單側支架,模板繼續貼靠在墻面上,臨時用鋼管撐上。 4. 用撬棍在模板下邊的一端將模板松動,然后沿墻上口將模板推開,確保墻體砼不粘模后,將模板吊離。拆完的模板立靠在堆放架上。 5. 當一段墻體上有角模與直體模板存在時,應先拆直模,后拆角模 6. 砼拆模后應加強保溫措施。模板拆除有關事項。 5.3.2拆模流程 松支架→用橇棍在模板下部的一端,將模板松動→將模板吊離墻面。 6、施工安全措施 6.1 一般安全措施 6.1.1操作前進行安全檢查,現場操作環境、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及機具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6.1.2進入現場戴安全帽。工作前應事先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工作時要思想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從空中滑落。不允許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 6.1.3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