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底—圓管涵(共6頁)
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工程名稱 博爾塔拉S305改線工程 分部工程 圓管涵工程 分項工程 基坑開挖、基礎工程、管節安裝、涵背回填、洞口工程 交底內容: 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鋼筋混凝土圓管涵,進出洞口采用一字墻錐坡排水形式,圓管涵管節采用預制廠集中預制,運至現場后吊裝。 2、測量放樣 對圓管涵的中樁及縱橫軸線,以及內外邊樁進行準確放樣,并用白灰做上標記。利用已有的加密水準點,對原地面高程進行放樣,確定開挖深度,完成后報監理工程師,符合要求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3、基坑開挖 3.1 基坑開挖前,首先要對圓管涵基礎所在位置進行清表或清淤。地基處理的范圍至少應每側寬出基礎之外0.5m。為便于施工中的檢驗校核,基坑開挖前應在縱橫軸線上、基坑邊樁以外設控制樁,每側兩個。 3.2 基坑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輔助的方式,應避免超挖。機械開挖至距槽底設計標高20cm時,改用人工挖掘、修整至設計尺寸,不能擾動槽底及坡面原狀土層?;硬鄣撞捎闷桨逭駝雍缓粚?,確?;讟烁哒`差滿足設計規范要求。 3.3 基坑開挖中,在坑底基礎范圍之外設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圍開挖排水溝,使水流入集水坑內,排出坑外。集水坑宜設在上游,尺寸視滲水的情況而定。 3.4 基坑坑壁以1:1.5放坡,當基坑深度大于5m時,基坑坑壁坡度可適當放緩或加設平臺。 3.5 當基坑有地下水時,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以放坡開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質坍塌或水位在基坑底以上較深時,應加固開挖。 開挖清理完畢后,及時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然后報請監理工程師檢驗,當地基承 載力滿足設計要求的大于等于100KPa時,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4、下部管基施工 4.1 基礎放樣 基坑開挖好后應重新放設涵洞的縱橫軸線,同時用全站儀、鋼尺對基礎平面尺寸進行準確的細部放樣,并用水準儀按管節抄平,逐節釘設水平樁,控制基底和基頂標高。 4.2 墊層施工 基坑開挖好后,先進行墊層施工,分層回填砂礫并夯實,壓實度在95%以上。砂礫墊層為壓實的連續材料層,不得有離析現象。 4.3 下部混凝土管座施工 混凝土管座分兩次澆注,先澆注底下部分,注意預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節座漿混凝土2~3cm,待安放管節以后再澆注管底以上部分。 4.3.1 下部混凝土管座模板施工 模板宜優先采用膠合板或鋼模板。 澆注混凝土之前,模板應涂刷脫模劑,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脫模劑應采用同一品種,不得使用廢機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鋼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縫處。 為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安裝側模板時應在基礎模板外設立支撐固定,且在模板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設施。澆注在混凝土中的拉桿,應按拉桿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措施。 模板安裝完畢后,應對其平面位置、頂部標高、節點聯系及縱橫向穩定性進行檢查,并在模板內側制作標記以示混凝土澆筑位置,簽認后方可澆注混凝土。澆筑時,發現模板有超過允許偏差變形值的可能時,應及時糾正。 4.3.2 下部混凝土管座混凝土澆注 管座混凝土采用C20的混凝土澆注?;炷恋呐浜媳葢獓栏駡绦兴嗷炷罜20配合比檢測報告。 澆筑前,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應清理干凈,模板經現場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墊層應先加以濕潤,鋪一層厚2~3cm的水泥砂漿,然后于水泥砂漿凝結前澆注第一層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坍落度。在施工過程中,每工作班組制作混凝土試件2組,在制作完后第二天進行脫模,并送至工 地試驗室進行標養。當混凝土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使用溜槽進行混凝土澆筑; 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保持50-100㎜的距離。振搗期間,避免振動時碰撞模板,每一個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密實,避免過振和漏振,密實以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為標準。每一處振動完畢后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 在澆筑過程中或澆注完成時,如砼表面泌水較多,須在不擾動已澆注砼的條件下,采取措施將水排除。同時,下部混凝土表面應做成毛面,并且在管節安裝前沖洗干凈。 5、鋼筋混凝土圓管 5.1、圓管采用管徑D1500mm,管節長度2m和0.5m兩種規格。 5.2、管節斷面應平整并與其軸線垂直,斜交管涵進出水口管節的外斷面,應按斜交角度處理。 5.3、管節內外側表面應平直圓滑,如有蜂窩,每處面積不得大于30mm×30mm,其深度不得超過10mm;總面積不得超過全面積的1%并不得露筋,蜂窩處應修補完善后方可使用。 6、管節安裝 6.1 基礎混凝土達到其強度的70%,涵管軸線位置放出后,使用履帶吊車吊裝管節,人工配合的方式進行安管。 6.2 安裝時從下游開始,使接頭面向上游,每節涵管應緊貼于基座上,使管節受力均勻; 所有管節應按正確的軸線和圖紙所示坡度敷設。敷設時應保證內壁齊平,管內清潔無贓物,無多余的砂漿及其它雜物。 6.3 安裝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6.3.1 各管節應流水安裝平順,管節必須墊穩坐實,管道內不得遺留泥土等雜物。 6.3.2 管節沉降縫與基礎沉降縫的端面必須嚴格一致,不得有犬牙交錯現象,非沉降縫的管節接縫,應盡量頂緊。 6.3.3圓管在運輸、裝卸過程中應防止碰撞,避免管節損壞或產生裂紋。 6.3.4節間接縫用瀝青浸過的麻絮填塞,外面裹兩道滿涂熱瀝青的油毛氈。填麻絮時,上半圈應從外往里填塞,下半圈應從里往外填塞。 7、上部管基施工 上部混凝土管座模板施工和混凝土澆注同下部混凝土管座一樣。值得注意的是,必 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施管表5 須保證鋼筋混凝土管的120°基礎。 8、沉降縫處理 在涵洞全長范圍內每隔6~10米設置一道沉降縫,沉降縫必須貫穿整個斷面(包括基礎)。沉降縫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縫兩邊的構造能自由沉降,又能嚴密防止水分滲漏。 沉降縫具體施工方法如下: a、基礎部分 基礎沉降縫寬30mm,采用瀝青木板預留,沉降縫內用砂子填實,也可將瀝青木板留下,作為防水之用。 b、涵身部分 涵身沉降縫寬10-15mm,縫間以熱瀝青浸制的麻絮填塞,再用直徑20mm的麻繩繞管壁一周,外包裹四層瀝青浸制麻布一圈,以粗鉛絲綁扎。 沉降縫的施工質量要求 沉降縫端面應整齊、方正,基礎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