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成 績 廣西師范學院思政部 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學習報告 題 目:對本班同學消費觀和消費水平的調查報告 組 長(姓名、學號): 李玉蓮 1203010415 成 員(姓名、學號): 陳智蓮 1203010404 張家琦 1203010425 官麗萍 1203010407 李 鳳 1203010412 黃靈玲 1203010408 馮 榕 1203010406 吳春鳳 1203010423 覃莉芳 1203010428 院(系)、專業、年級、班 級: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12級4班 指導老師:閆春娥 提交日期:2013年6月2日 對本班同學消費觀和消費水平的調查報告 【摘要】消費,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在當前的經濟生活,尤其是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構成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之所以開展此項調查,主要基于以下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對本班同學消費狀況的調查,以得出21世紀新鄉市大學生的消費構成、消費差異以及影響其消費構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過對本班同學的調查來解讀當前全國高校大學生們消費理念、消費意識以及消費心理等。 【關鍵詞】大學生 消費觀 消費水平 一、 問題提出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大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他們有著不同于社會上其他群體的消費特點,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在經濟上不獨立,因而他們的生活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能力的滯后使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存在不少問題為了了解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對本班同學的消費觀和消費水平進行了問卷調查,目的是弄清楚大學生花多少錢、花在什么地方、怎么花、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如何進行改進等問題。 二、 調查對象和方法 1、 調查對象:本班同學(男生1人,女生27人) 2、 調查方法:本次調查采用書面問卷法進行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進行實測。調查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確保信息數據可信。 三、 調查結果分析 1、您認為您的理財能力如何? A 較差,花錢沒計劃 18% B 一般 64% C 有較強的理財能力 18% 調查結果顯示,64%的同學理財能力一般,有待提高。理財能力較差的同學應該多看一些理財方面的書籍,或向父母老師尋求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理財能力??傊?,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要學會理財,獨立生活! 2、您平均每月的生活費是多少? A 400元以下 11% B 400~700元 64% C 700~1000元 18% D 1000元以上 7% 很顯然,調查結果是相對客觀的。由于消費觀念不同、家庭背景不一樣,同學們的生活費也就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同學每月所用的生活費都是合理的,可見同學們消費比較理性。 3、若生活費中有盈余,您如何處理? A 存在銀行,以后備用 32% B 用于提高物質生活水平 18% C 用于豐富精神生活,如購書 7% D 其他 43% 從調查結果可知大部分同學把生活費中的余錢存在銀行,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習慣,未雨綢繆??墒?,從結果也可以看出,極少數的同學把余錢投在豐富精神生活方面??梢?,同學們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注重個人素質、內涵的培養,而且合理的消費觀,物質和精神的消費要協調。 4、您最理想的消費來源是? A 父母給予 7% B 打工,做兼職 11% C 獎學金 25% D 三者都有 57% 大多數的同學認為最理想的消費來源是父母給予、打工兼職和獎學金,僅有少部分同學認為是父母給予,由此可見同學們具有一定的上進心,自立能力強,對待自己的消費來源有比較理性的看法。 5、當你在某項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 A 價格 25% B 商品的實用性 21% C 商品的品牌、檔次 4% D 三者都有 50% 當同學們消費時,多數同學一般都會考慮商品的價格、實用性和商品的品牌,只追求品牌的同學很少。由此可見,同學們消費時還是比較理智,沒有盲目攀比,但也可能是經濟有限,所以比較注重商品的質量。 6、您每日消費的主要項目是: A 基本生活所需 21% B 通訊(電話、上網 ) 71% C 購物 8% D 其他 由此可見大部分的同學的生活費主要用在通訊方面,這主要是因為同學們大部分都有手機和電腦。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同學們的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為學生的消費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7、您每個月要花多少錢在學習方面? A 20以下 21% B 20~ 80 64% C 80 ~150 15% D 150以上 調查結果顯示,同學們在學習方面投入還相對較少,但不能說明同學們不愛學習,也許是學習的需要并不是很大。 8、在護膚著裝上等形象消費上,您一般每月花費多少? A 100以下 75% B 100~ 200 18% C 200~ 400 7% D 500以上 大多數同學在護膚著裝上的消費都比較小,只有少部分同學消費大一些,可見同學們比較節儉,也有可能是經濟水平有限。 9、您有合理消費的觀念嗎? A 有 64% B 沒有 4% C 有一點,但不是很強 32% 從調查結果可見,大部分同學都有合理的消費觀念,少部分的不是很強,極少部分沒有,可能是由于缺乏合理的消費方面的教育,也可能是家庭經濟水平較好,但是有一個合理消費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10、您有對您的消費進行記賬的習慣嗎? A 基本上對所有的支出都記賬 7% B 對一些比較大的支出有記賬 29% C 很少記賬 32% D 從不記賬 10% E 偶爾記賬 21% 多數同學都沒有記賬的習慣,從這里可以反映同學們的理財觀念不夠強,但這并不影響合理消費的觀念的形成。 11、當您手中有足夠的錢,選三種您最可能的處理方式(多選): A 吃喝 25% B 穿著打扮 29% C儲蓄 36% D 買書 18% E 旅游 64% F 其他 10% 同學們大部分會選擇旅游、儲蓄,從這里看出同學們對待自己的金錢消費很有規劃,消費的方式也比較合理,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結合,是合理消費觀的體現。 12、當您想要買某樣東西時,卻發現錢不夠用,那么您會? A 向父母要錢 7% B 自己存錢 39% C 向同學朋友借了再說 21% D 放棄購買 29% E 其他 4% 當遇到這一類問題時,39%的同學都會選擇自己存錢買,7%的同學會問父母要錢,說明大多數同學有著合理的消費意識,思想上也比較獨立,不再那么依賴父母比較注重自己獨立能力。 13、當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您基本上會怎么安排? A 先把一部分的錢存起來,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的生活費 7% B 進行該時期的預算,做好消費打算 57% C 馬上去買或改天再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0% D 沒什么安排,看著辦 36% 從此題來看,57%的同學對于生活費的安排比較合理,基本上沒有亂花亂用的現象,但還是有36%的同學花錢沒什么計劃。 14、影響您消費觀的因素: A 家庭經濟水平 96% B 生活費用 4% C 心情 0% 96%的同學都認為影響其消費觀的因素是家庭經濟水平,說明家庭經濟水平對消費觀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旧蠜]有同學會因為心情而影響消費觀。 15、您的消費方式: A 先做好消費計劃再花錢 50% B 能省則省 50% C 毫不在乎 0% 50%的同學會選擇先做好消費計劃再花錢,說明很多同學能夠做到理性消費并且有計劃地消費,這對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著重要的影響。 四、 討論 通過上面的 調查問卷我們可以看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大學生正在受到市場經濟的強烈沖擊。在同一所大學甚至在同一個班里的學生由于他們不同的經濟水平、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點,從而使他們的消費各具特色,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消費方面還是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可尋的。 (一) 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絕大多數是純消費者。從我們的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狀況總體上比較正常,很多同學有著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能夠根據各自的家庭條件合理適度地消費,較少部分同學的消費具有無計劃性、沖動性,觀念矛盾且不成熟,消費狀況中存在攢錢觀念淡薄、經濟獨立意識較弱、過分追求名牌和時尚、消費的選擇力較強、消費觀念與消費行為不協調等問題。 1.理財能力有待提高 當問到“理財能力”時,64%的同學理財能力很一般,僅有18%的同學認為自己理財能力較強。37%的同學會選擇儲蓄,當他手中有足夠的錢時。說明多數同學儲蓄觀念較為單薄,應增強這方面的意識。 2.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導因素。 調查顯示,在購買商品時,同學們首先考慮的是價格和質量重品牌的占少數。這是因為同學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家庭,自己勤工儉學掙的錢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有限的固定的。64%的同學生活費在400 ~700之間,而這筆錢主要用于支付伙食和日常的開銷。由于經濟上的拮據,同學們往往再花錢時十分謹慎,他們會盡量買那些物美價廉的商品,力求物超所值。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的社會活動比以前增加了,戀愛、社交使大學生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東西。另外大學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了,追求品位、檔次,但不要求大名牌,但是質量卻是他們很關注的話題。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 ⑴64%的同學每月在學習上的花費為20 ~80元,這一比例遠遠少于他們在通訊(占72%)方面的消費。電話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不知不覺增加了學生的開支,而這些開支大都是靠父母給的生活費來實現的。 ⑵在精神消費方面,對于買書和外出旅游,同學們更傾向于外出旅游。旅游和讀書都是可以開闊視野的,同學們應兩者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大學生四年時間畢竟有限,并且大學生可支配的錢有限,所以同學們應把有限的錢用在學習上,多購置一些學習資料和用品,避免一些無用的花費,從而把有限的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⑶在護膚著裝方面等形象消費上75%的同學每月花費在100一下。這可能是 由于大一學生正處在中學過渡到大學的初始階段,在形象設計、娛樂等方面的意識相對淡薄。 4.消費的盲目性 絕大多數學生是從一個校門到另一個校門,沒有經歷過社會的磨礪。很多大學生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同時也是首次擁有財政大權,多數人不太會理財,不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費。少數大學生片面追求物質上的享受,把錢花在吃喝玩樂上,在學習上的投資很少。大學生的消費存在一些盲目性,需要學校老師和家長正確地引導,自身也需要增強這方面的意識。 五、 建議 1.學校應在德育過程中加大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教育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此,要通過狠抓校風學風建設,凈化校園環境,規范學生行為,從制度上剎住各種歪風邪氣,建立良好的學風校風,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校園文化環境,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道德觀與消費價值觀,努力培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美德。對于大學生不同的消費群體,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由享樂型消費向學習型消費轉變,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校和家庭要一起抓。對學生進行消費教育,家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許多大學生花錢大手大腳同家庭有密切關系。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消費情況一無所知,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用途從不過問。如果家長能配合學校,那么學生亂消費的情況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2.大力開展勤工助學活動 勤工助學是學生接觸社會、提高能力的重要形式,勤工助學需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高校應成立專門的部門來指導大學生勤工助學活動。河北大學這一點做得非常好,每逢五一、十一長假學校會召開勤工助學專場招聘會,給想利用假期來打工的大學生提供了便利條件。勤工助學活動應該長期持久地堅持下去。 3.培養和增強大學生的理財能力 當代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那么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了。大學生自我教育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關鍵還在于大學生自身。大學生要加強自我教育,樹立合理理財的自我意識;學習消費知識,提高理財能力;遵循正確的消費原則。在大學時代應該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平時適度地緊縮財政支出,嚴格控制自己每月的消費上限,對自己每筆資金的去向有一個詳盡的記錄,堅持定期儲蓄,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財常識等。大學生在平時的消費過程中關鍵的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消費有度原則、消費計劃性原則、消費主導性原則和消費自立性原則,以此規范來消費行為。 參考文獻: [1]萬素英,張秋山,李維意,黃云明.大學生生活質量調研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 [2]張楓霞.當代大學生生存狀態調查[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6.8 附錄 有關本班同學消費觀和消費水平的調查問卷 為了了解同學們的消費觀和消費水平,我們制定了以下一些相關的問題,希望同學們幫忙填寫,謝謝合作! 1、您認為您的理財能力如何? A 較差,花錢沒計劃 B 一般 C 有較強的理財能力 2、您平均每月的生活費是多少? A 400元以下 B 400~700元 C 700~1000元 D 1000元以上3、若生活費中有盈余,您如何處理? A 存在銀行,以后備用 B 用于提高物質生活水平 C 用于豐富精神生活,如購書 D 其他 4、您最理想的消費來源是? A 父母給予 B 打工,做兼職 C 獎學金 D 三者都有 5、當你在某項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 A 價格 B 商品的實用性 C 商品的品牌、檔次 D 三者都有 6、您每日消費的主要項目是: A 基本生活所需 B 通訊(電話、上網) C 購物 D 其他 7、您每個月要花多少錢在學習方面? A 20以下 B 20~ 80 C 80 ~150 D 150以上 8、在護膚著裝上等形象消費上,您一般每月花費多少? A 100以下 B 100~ 200 C 200~ 400 D 150以上 9、您有合理消費的觀念嗎? A 有 B 沒有 C 有一點,但不是很強 10、您有對您的消費進行記賬的習慣嗎? A 基本上對所有的支出都記賬 B 對一些比較大的支出有記賬 C 很少記賬 D 從不記賬 E 偶爾記賬 11、當您手中有足夠的錢,選三種您最可能的處理方式(多選): A 吃喝 B 穿著打扮 C儲蓄 D 買書 E 旅游 F 其他 12、當您想要買某樣東西時,卻發現錢不夠用,那么您會? A 向父母要錢 B 自己存錢 C 向同學朋友借了再說 D 放棄購買 E 其他 13、當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您基本上會怎么安排? A 先把一部分的錢存起來,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的生活費 B 進行該時期的預算,做好消費打算 C 馬上去買或改天再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D 沒什么安排,看著辦 14、影響您消費觀的因素: A 家庭經濟水平 B 生活費用 C 心情 15、您的消費方式: A 先做好消費計劃再花錢 B 能省則省 C 毫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