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一滿意活動實施方案
雙峰縣中醫醫院 “三好一滿意”活動實施方案 根據衛生部《關于在全國醫療衛生系統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的通知》精神,為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精神,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要求,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行業作風建設,院黨委決定,在全院范圍內開展“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的“三好一滿意”活動,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 活動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以“三好一滿意”活動為平臺,將“三好一滿意”活動與醫院改革、創先爭優活動、醫療質量萬里行、行風評議活動、治理收受醫藥回扣專項工作和平安醫院建設等緊密結合,切實加強行業作風建設,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大力弘揚高尚醫德,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爭創人民滿意醫院,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二)主要目標。通過“三好一滿意”活動,達到“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的目標。 1、服務好。服務態度熱情周到,服務行為文明規范,服務流程科學合理,服務措施便民利民,服務環境舒適安全,服務信息公開透明。全院員工要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時時處處為患者著想,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溫馨的醫療服務,完善患者糾紛投訴處理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2、質量好。嚴格依法執業,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落實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各項核心制度,規范診療行為,加強藥品、醫療技術和大型設備臨床應用管理,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3、醫德好。要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廉潔行醫,堅決抵制商業賄賂等行業不正之風;尊重患者權利,關愛患者,因病施治,嚴謹求實。加強醫德醫風和紀律法制教育,大力弘揚高尚醫德,完善和落實醫德醫風制度規范,認真開展醫德考評,堅決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嚴肅行業紀律。 4、群眾滿意。衛生行業形象持續提升,人民群眾感受不斷改善,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社會滿意度有較大幅度提高。 二、活動重點解決的問題。 (一)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問題。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病人為中心”的工作宗旨,維護群眾利益,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把群眾滿意、患者滿意作為評價醫療衛生工作的首要標準,形成為群眾多做好事、多辦實事、多解難事的良好風氣。堅決糾正群眾觀念淡薄、漠視群眾利益、服務態度生硬等問題,努力樹立群眾觀念,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二)服務意識和方便群眾問題。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轉變服務作風,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規范服務行為和文明用語,精簡和規范就醫環節,保障便民服務設施齊全,方便群眾就醫。有效解決預約診療、健康教育、用藥咨詢、診后隨訪不到位的問題,堅決糾正“生、冷、硬、頂、推”現象。 (三)質量意識和確保安全問題。進一步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糾紛隱患排查整改和應急保障體系。嚴格依法執業,認真落實各項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加強醫務人員“三基三嚴”訓練,強化重點部門和重點環節的質量安全管理,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堅決糾正忽視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錯誤思想,有效解決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突出問題,堅決杜絕因責任心問題導致醫療事故發生。 (四)廉潔意識和行業形象問題。要做到明是非、知榮辱、遵法紀、守信用,自覺抵制商業賄賂。嚴肅查處亂收費、以權謀私、以醫謀私、收受“紅包”、開單提成和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等違法違紀行為,嚴肅行業紀律,弘揚高尚醫德,樹立行業新風正氣。 三、活動的步驟和總體安排 (一)成立組織機構 為切實加強領導和組織協調全院的“三好一滿意”活動,保證活動的落實,成立醫院“三好一滿意”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胡永東 副組長:楊遠文 成員:鐘國榮 劉興華 王志雄 謝惠華 謝嬋媛 胡林先 王再興 李建和 王益群 劉春香 辦公室:設在黨委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 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活動的總體策劃和指導,黨委辦公室負責統籌安排,組織實施。 (二)2011年工作任務和要求 “三好一滿意”活動時間為三年,按照階段性與長期性相結合的原則開展。2011年工作內容要求如下: 1、改善服務態度,優化服務流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做到“服務好”。 (1)推進預約診療服務工作,優化預約流程。建立預約診療服務和轉診預約優先診療機制,加大網上預約和電話掛號宣傳力度,公開預約診療服務流程。至2011年底轉診預約占門診就診量的比例達到20%,本地患者復診預約率達到50%,其中口腔科、產前檢查、術后病人復查等復診預約率達到60%。 (2)優化門急診環境和流程。加快急診流程改造;完善并加強急診綠色通道建設和管理;建立“先診療,后結算”工作機制和操作流程;開展快捷檢查結果查詢服務;加強門急診就診和入、出院流程指引;促進門急診應診能力和水平再上臺階。 (3)開展便民門診服務。進一步推進“無周末門診”工作,充實周末門診力量,逐步開放輔助檢查項目,實現各??浦苣╅T診全覆蓋。建立健全異地執業管理機制,鼓勵和支持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 (4)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年底前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達到50%以上,有效提高護理服務水平。完善并落實專業護理人員編制和內部收入分配等政策。 (5)推進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健全相關工作和管理機制,抓好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的落實,促進合理檢查,降低患者就診費用。 (6)加強和推進“義工服務進醫院”活動。進一步完善義工進醫院服務工作機制和管理。逐步增加服務病區,拓展服務內容,力爭年內開展義工服務??圃黾拥?個。 繼續開展“健康大講堂”和“急救知識進社區、進校園”、“健康直通車”等活動,使醫療服務貼近群眾、惠及群眾。 (7)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完善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認真落實醫療投訴處理辦法,健全投訴機制,嚴格執行首訴負責制。深入開展創建“平安醫院”活動,嚴厲打擊“醫鬧”,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2、加強質量管理,規范診療行為,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努力做到“質量好”。 (1)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規范病歷書寫和手術安全核對工作。建立健全相關保障和監控措施,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2)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建立醫療質量、醫療安全評價體系,啟動醫院質量評價工作。加強醫院內部管理和基礎醫療質量管理,開展臨床重點??圃u審,強化??颇芰ㄔO。加大在職醫務人員再教育的力度,拓寬培訓渠道。加大環節質量的監控的力度,加強醫療服務過程中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人員管理,落實各項質控措施,持續改進醫療質量。 (3)嚴格規范診療服務行為,推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繼續推行藥品用量動態監測、超常用藥預警機制、抗生素使用三級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進一步完善“陽光用藥系統”。嚴格規范醫師處方行為,促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大力推進臨床路徑和單病種付費,促進醫療質量管理向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精細化發展,規范診療行為,控制醫療費